close

  為了探訪這條林口線鐵道(亦有人稱之為桃林線鐵道),我早上五點半就從板橋出發騎著腳踏車到桃園,準備沿著這條鐵路從桃園市區騎到台電海邊的林口火力發電廠,一共長達19.2公里的支線風情。
  林口線鐵道是台鐵在民國五十七年配合林口火力發電廠的運煤業務而興建的支線,由縱貫線上的桃園車站分歧出去,終點林口火力發電廠,營業初期還曾經試辦過客運,但因搭乘狀況不盡理想而停辦。長期以來,這條支線只載貨不載客,相對於平溪、集集、內灣而言較少受到台灣民眾的關注,但卻默默的為台灣耕耘。民國九十三年底,八里台北港就要完工,林口火力發電廠將要轉從台北港卸煤,在沒有貨源的情況下,林口線的存在受到挑戰,幸好桃園縣政府和台鐵合作,將沿線設置了桃園、桃園高中、寶山、南祥、長興等站,利用貨車開行的空檔時間,包了台鐵兩節柴油客車,一天在晨昏通勤尖峰時刻開行共兩往返,免費提供給民眾搭乘,例假日則停駛。
  到了桃園,已經是七點半了,為了拍3302次柴油客車,隨便吃個早餐,就趕到桃園高中站等著它的到來,火車從桃園一路開來,跨過南崁溪橋後就抵達桃園高中站,車站設在鐵路經過桃園高中附近的成功路平交道旁,離桃園車站2.2公里,車站只能剛好容下兩節車廂、一條通過線和一個月台,非常簡便,現在林口線辦理客運的車站皆是如此。桃園高中這站也離桃園巨蛋體育場相當近,車站後方即是虎頭山公園,是個假日踏青的好去處。過了十分鐘,翻翻時刻表,火車應該已經來過了啊?難道是因為暑假的關係而停開?就在我準備離開之際,成功路的平交道響了,誤點已久的兩節DRC1000型柴油車緩緩滑進車站,後來才知道柴油車似乎有故障的現象,車子停在桃園高中站有十幾分鐘之久,而站外的平交道也因此響個不停,因為正值上班通勤時間,等平交道的民眾罵聲連連,當地民眾很熱心,將平交道柵欄用手撐起讓大家好「闖」平交道,平交道的柵欄式用竹子做成,非常有趣,和一般常常看到的不一樣。原本以為台鐵會從桃園站調來機車頭來將故障車拖走,後來可能是排除故障了吧,後來這兩節柴油車又自己開離。
  柴油車開走後,我繼續前行,向下一站騎去,由於沒有詳盡的桃園地圖,只能一路上注意路標,很幸運的找到了下一站寶山。寶山站位於寶山街平交道口,不難找到,距桃園4.5公里。
  繼續前行,希望能找到距桃園5.8公里分歧出的中油測線,但卻找不到可抵達的路,只好作罷,繼續向前,進入了南崁市區,順著路標,在南祥路上的平交道口找到了南祥站,南祥車站位在南崁市區,距桃園站8.3公里。
  離開南祥站後,就有一條沿著鐵路的小路在旁,於是就沿著鐵路騎去,才剛離開南祥站不久,平交道就響起,很幸運的拍到由台泥的貨車編成的貨運列車,這時時間大約是九點半了,判斷是從台泥桃園廠拉出來的空車。
  繼續向前,到了六福路平交道前,發現鐵路分歧出了幾條股道,原來五福站就在此處,這站在民國九十三年辦理開辦客運前就已經存在,距桃園站9.8公里,車站還分歧出側線,但今日已經不再使用,只留下遺跡。
  經過了高鐵的橋下,再往前不遠就到了台泥桃園廠側線的分歧處,距離桃園站10.6公里,我到的時候,正巧有一列水泥貨車在卸貨,最前頭有一輛台泥自己的小柴油車頭在牽引,這輛車頭看起來已經運轉多年,整輛車都生鏽了,它冒著煙,努力的工作著,身上還依稀看的清楚有台泥的標誌,不知它受過了多少風霜。
  騎車繼續往前,不久就到了客運營運的終點站長興,車站位於長興路平交道口,距離桃園車站11.7公里,雖然客運營運到此,但整條支線的中電在林口海邊下寮的火力發電廠,後頭路途還長的呢。
  沿著鐵道一旁的中油產業道路繼續向前,發現了一個鐵道旁牌子立著「客車折返點」,後來從林口線的司機口中得知,因為平交道感應器的關係,客運列車過長興後,必須再開行到這裡停下再折返。
  接下來的鐵路慢慢離開市區,出現了難得一見的稻田景觀,這段鐵路也因為接近桃園機場,時常看到飛機在天空劃過,一片空曠的景象令人心曠神怡。之前在討論機場捷運議題的時候,曾經有人提出改建台鐵林口線的方案,但最後不了了之,實屬可惜,林口線離機場是如此接近啊,如果當初利用此方案,就不用花費這麼多的時間金錢多蓋一條機場捷運,機場聯絡的鐵道可以在短時間內就通車,台灣人也不必等那麼久了,但改建林口線的缺點大概就是從台北過來還要經過縱貫線鐵道繞過樹林、鶯歌,車程上會花費比較久的時間吧。
  鐵道最後走到蘆竹海邊,還經過蘆竹海濱公園,但奇怪的是,海濱公園似乎沒有開放,四處沒有一點人氣,靠近海邊的一段鐵道附近也沒什麼住家,一片空曠,只有西濱快速道路上的大卡車呼嘯而過,實在煞風景,鐵道沿著海岸線走了一段後,到了離桃園車站18.4公里的下寮車站,和五福車站一樣,是民國九十三年辦理開辦客運前就已經存在的車站,站內鐵路還分歧成三條軌道,但似乎只剩下中間通過線還在使用了。
  再向前800公尺,到了林口線的終點,也就是離桃園站19.2公里的林口火力發電廠,在106號縣道的平交道口還設了鐵門作為管制,只有火車來的時候才會開啟,而今天的行程也到此告了一段落。
  回家路上遇上台灣夏天典型的午後雷陣雨,加上實在是太累,於是將腳踏車鎖在桃園,人坐火車回去,隔天再搭車來騎回去,順便體驗一下免費搭火車的滋味。
  為了趕上早上的發出的林口線客車,於是我又起了個大早,走到林口線專用的月台時發現兩節柴油車已經在月台蓄勢待發,司機和列車長坐在車上聊天。大概也是為了「節能減碳」吧,因為離開車時間還有一陣子,列車長只開一個門,讓冷氣不要一直外露,而早到的我也可以搶到駕駛室旁的位子坐,得以和司機有同樣視野。
  發車了,車行速度不是很快,大約只有時速二十到四十公里,鐵道又是開在桃園市區裡,沿途平交道甚多,難怪造成當地民眾反感,想除之而後快。因為是免費搭乘,列車長只需要負責開關門,不需要查票,一切是那麼悠閒,但司機就不是了,因為沿途經過人口密集的都市區裡,鐵道也不像縱貫線上柵欄隔離讓一般讓民眾不易闖入,開啟來心驚膽顫,必須時常鳴笛來警告民眾,平交道設施也似乎差了一等,我搭乘的時候經過五福站時還發生火車到了柵欄還沒放下的烏龍,列車還停下來再開動的驚險事情,真是苦了司機員了,司機員向我反映他們很慶幸深澳線的停駛,因為沒有柵欄真的很危險,平溪線也曾經發生過遊客被火車撞傷的事情,在此勸大家不要行走軌道,真的會給司機很大的壓力。
  經過中油廠附近的時候還發現原來中油測線已經停用,只剩下轉轍器尚未拆除,但鐵軌已經「斷頭」,廠區裡的鐵道透過車窗清晰可見,鐵道上還停了移動貨車用的柴油車頭呢。
  列車到了最後一站長興,原本我要下車,但司機和我說可以繼續啊,我驚訝了一下,原來許多民眾都不會在這站下車,會搭到這站的人大都是來「搭好玩」的乘客,而司機和列車長也讓大家一起坐到前面文章提到過的「客車折返點」,再換另一頭坐回來,結束了體驗免費搭火車的行程。
  隨著台北港的興建將要完工,林口線鐵道未來的到底如何?是會因為貨運列車的減少而加開客運列車?還是向淡水線一樣變成捷運?或是因為平交道過多擾民而停止營業?興建一條鐵道並不容易啊!不管最後林口線的命運會如何,都希望決策者能好好思考,讓未來的林口線對台灣有最大的貢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ston277 的頭像
    winston277

    TRAIN爺爺的blog

    winston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