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百大系列 (9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940年代,因為電影《大國民》(Citizen Kane)的上映,展現出了驚人的倒敘敘事結構,這使得電影工作者開始去更深入地探究電影敘事對於「時間」上的操控。

  在《大國民》上映了大約十年後,《日正當中》一片透過電影手法,將觀眾的「觀影時間」和戲劇演出的「劇情時間」一致,展現了其電影手法對於時間操控的奇特技巧,當觀眾看完了這部一小時半的電影時,影片中的劇中人物從電影開場到結尾也恰好渡過了一個小時半的時間。

winston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以繼夜》是法國導演François Truffaut(楚浮)的作品,這部電影的劇情就是「拍電影」。

  電影一開場就展現出導演場面調度的功力,然後在劇情達到高潮之處,這部戲竟然被喊卡?這時觀眾才知道之前演的不過是「電影中的電影」。

winston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黎德州》是Wim Wenders溫德斯)的作品,以較為鬆散式的敘事結構呈現,沒有緊張刺激的動作場面,沒有曲折離奇的劇情,有的只是一段追尋和小小的期待。

  《巴黎德州》以奇特的色彩呈現出強烈的攝影風格,帶領觀眾欣賞了美國公路的風光,然後在路程中追尋著什麼,記憶與心中的小小期待成為了故事進行的動力,事件幾乎沒有鋪排,平鋪直敘地進行。

winston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樹之歌》延續了《大河之歌》的故事,《大樹之歌》的阿普已經是個成年人了。他結了婚,作了別人的丈夫,《大樹之歌》描述的是他和妻子之間的情感。

  導演薩亞吉雷延續了他前兩部作品的風格,從細微之處經營出夫妻之間的動人情感。

winston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延續了《大地之歌》的故事,《大河之歌》時的阿普已經是個青年了,幾經變故,阿普留在城市裡讀書,而母親卻從城市搬到鄉下去住,《大河之歌》的故事就圍繞在阿普和他母親之間的親情互動。

  火車連結了城市與鄉村,將阿普和他母親連結在一起。如同《大地之歌》讓我連想到台灣,《大河之歌》坐火車的一幕,一樣讓我想起台灣每次到了逢年過節,火車和高速公路上車水馬龍的景緻。台灣人出外打拼,回到家鄉時見到親人的喜悅,就像是阿普見到母親一樣。可見不管到哪個國家,家庭給人的好,都是一樣。

winston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度著名導演薩亞吉(Satyajit Ray)在1955年後完成了「阿普三部曲」,《小路之歌(大地之歌)》是第一部,故事描述阿普小時候的故事。

  劇情圍繞著阿普小時候生活的環境,一個印度的農村面貌,展現出印度特有的農村景觀,形成了純樸、寫實的風格的攝影畫面。影片中開始在家境不富裕的阿普一家,結束在他們舉家遷徙,前往都市,尋找新生活。

winston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40年代中後期,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經濟蕭條,百廢待興,電影業也受到相當波及。義大利電影工作者使用了自然光源、實景拍攝、選用非職業演員……等方法來進行電影拍攝工作,這一系列的改變,後來被稱為「新寫實主義」。

  許多「新寫實主義」的電影主題圍繞著當時的社會問題。Luchino Visconti(維斯康提)導演在1948年的完成了《大地震動》,故事描述漁民不願被商人剝削,起而反抗的故事。影片中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階級問題,漁民負責生產,商人負責銷售,在層層剝削之下,漁民只能收到少少的利益。

winston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驛馬車》是著名導演John Ford(約翰福特)的作品,驛馬車上坐著形形色色的人,大家都是要一起展開旅程,一起穿越峽谷。在旅途中,這群人之間的互動令人感到有趣,而峽谷中的危險,也令人到刺激。

  在那個開拓西部的年代,有多少美國人想要前進西部,電影裡對西部的幻想與浪漫,表現出了美國人對於西部抱著希望和夢想。

winston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驚魂記》是著名導演Alfred Hitchcock(希區考克)的名作,故事大致可以分為兩大段落,前半段描述是女主角捲款而逃的過程,後半段的故事卻轉移到一起兇殺案件。

  希區考克在這部影片中展現了他擅長經營緊張氣氛的能力,從女主角踏入那間旅店的開始,觀眾就可以體驗到那間旅店散發出的詭譎氛圍,從角色間的對話、夜色降臨、旅店的佈置……,電影在細微的地方透露出一絲絲的危險氣息,終於在女主角被殺的淋浴場景達到高潮

winston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相四面體》是一部有趣的電影,整部影片全部使用分割畫面,將一個銀幕分割成四塊,分別由四台攝影機去拍攝四段不剪接的畫面,觀眾在欣賞電影時彷彿在觀看監視器一樣。

  這四台攝影機呈現出來四段情節,分別跟著不同的主角,隨著劇中主角的相遇、分離而相互交纏,當兩名主角相遇上時,你可以看見兩部攝影機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去拍攝這兩名主角的相遇、互動、分離的過程。

winston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起事件有許多目擊者,但因為每個人的觀點不同、陳述的角度不同,會造成這些目擊者的證詞有漏洞、相互矛盾,甚至是隱瞞或是編造事實的情況。

  《羅生門》是Akira Kurosawa(黑澤明)的經典之作,故事裡講的正是這種情況。劇中透過不同的證人,去講述他們目擊到的事發經過。黑澤明用電影手法玩弄敘事的詭計,透過畫面去呈現出每個證人敘述的角度,讓觀眾直接用眼睛去審判當前的一個懸案。這部片最大的特色,就是觀眾所看見的,不是一般的倒敘片段,而是以倒敘的模式呈現出劇中證人所陳述的證詞,所以觀眾看見的不一定就是事實。

winston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名教授進入酒吧,不是為了尋歡作樂,是為了抓那些流連忘返於酒吧的學生。誰知道學生沒抓成,自己倒迷上美麗的酒吧女,還為了酒吧女辭去教職。

  《藍天使》講述一名教授愛上酒吧女的故事,一個是在學堂裡品行端正的教授,另一個則是在酒吧裡賣弄風騷的女子,這兩種身分相當衝突的愛情,最後以悲劇收場。

winston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斷了氣》是Jean-Luc Godard(高達)在1960年代的作品,在那個時期,許多電影工作者紛紛探尋著新的風格和敘事手法。所以你可以看見《斷了氣》受到記錄片的影響,用伸縮鏡頭加上攝影機的運動表現出畫面的流暢感。

  《斷了氣》中最常被人提起的是使用了跳接(Jump cut)的手法,以剪接的方式省略了一些情節,讓動作節奏加快,現在看起來沒什麼,在當時來說可是一項違反連戲規則的驚人之舉。

winston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搜索者》是著名導演John Ford(約翰福特)的代表作,是一部經典的西部片。

  西部開拓是美國歷史上相當重要的一環,西部片中文明與野蠻的對立,往往也是種族之間的對立。而那些看似野蠻,無視於法律,對著敵人動刀用槍的英雄們,卻比文明許多的角色更來得迷人。西部片的魅力,就來自於文明和野蠻之間,那難以取得平衡的模糊地帶。

winston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草莓》是瑞典導演Ernst Ingmar Bergman(柏格曼)的作品,對於看慣了商業電影的我來說,柏格曼的藝術電影往往是充滿著難以理解的隱喻和符碼,晦澀而難懂。

  《野草莓》也許是我比較看得懂的一部作品,片中的主角是一名老教授,他的一身都獻給了學術,眼中只有知識的他,幾十年來專研他的研究,時光漸漸將他埋沒在學問之中,錯過了許多學術之外的美好青春歲月,現在成為了一個孤獨的老人。

winston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將軍號》是默片時代的喜劇經典,是一部相當有趣味的百大電影。

   在那個電影沒有聲音的時代,《將軍號》靠著演員誇大的肢體動作和天馬行空的故事情節,吸引觀眾進入影片中笑料百出的奇幻世界。

winston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臥虎藏龍》是著名導演李安的作品,在當時頗獲好評。

  武俠片裡總是用盡了各樣手段,去展現出武俠小說中武功招式的文字想像,將小說作者筆下的文字轉化為一種視覺上的奇觀。《臥虎藏龍》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動作場面是竹林那段戲,戲中巧妙運用竹子的韌性和演員展現的巧勁,成功地揣摩出小說裡對輕功的描寫。

winston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人是油麻菜籽命,落在那裏就長到那裏……」

  這是《油麻菜籽》電影海報上的的一段話,表現出傳統社會裡台灣的婦女總是聽天由命,無論多命苦,都接受命運的安排。

winston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lfred Hitchcock希區考克)的電影常是充滿懸疑的氣氛,《迷魂記》也不例外。

  神秘的金髮女郎讓觀眾和劇中男主角一起感到好奇、詭異的鏡頭運動讓觀眾感到迷惑,而那非寫實畫面、不斷重複的場景是這部影片最讓人起疑心的地方。《迷魂記》的電影手法,讓觀眾跟著劇中人物一起探索,去揭開一連串神祕故事的真相。

winston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伊朗導演Abbas Kiarostami(阿巴斯)在這部影片中,將影像變成一種最簡單的記錄工具。

  這五段影像,也許是我們生活裡只看一眼的風景,這部電影卻要我們停下來,去仔細觀察這些最微不足道的精彩篇章。

winston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