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聲響,巡邏的燈光都向著營區的一個角落過去,朝那聲響前進。我害怕那是個是調虎離山計,便告知碉堡裡的同伴,要大家特別注意外頭的動靜。
我們的視線不斷搜尋外面,卻幾乎什麼都看不見,就這樣不知過了多久。
一個聲響,巡邏的燈光都向著營區的一個角落過去,朝那聲響前進。我害怕那是個是調虎離山計,便告知碉堡裡的同伴,要大家特別注意外頭的動靜。
我們的視線不斷搜尋外面,卻幾乎什麼都看不見,就這樣不知過了多久。
我已經忘記我是如何被帶進那個營區裡的,不過沒有手銬腳鐐,也沒有人對我大罵咆嘯。原來,投降比想像中輕鬆,精神的緊張感受到解放,但心裡卻對不起一齊起義的伙伴。
接著,我被帶進一棟建築物裡,室內空間很大,燈光微弱,應該是某個控制中心的單位,一個相當巨大的螢幕占據了整面的牆壁,螢幕上顯示著一個巨大的地圖,地圖上標示出這次反抗軍的活動情況。
反抗軍經過了一天的作戰訓練,大家都累了。
其實我想不起來今天訓練的內容是什麼,只是呆呆坐在山頂的一顆大石頭上,等待夜幕降臨,我看著山腳下的城市,那是另外一個世界,貪腐和敗壞正充滿著那個地方。那車子像螞蟻一樣,在方方正正的建築叢林裡穿梭。這都市,看起來整齊而美好,只是看起來而已。
大家都知道,Kobe在日前宣布自己要退休了。
我大概在中學的時候才接觸NBA,但真正迷上NBA是大學的事情,所以我錯過了MJ(麥可喬丹)的時代。當時的Kobe還算在巔峰,場均接近30的他,在場上可說是呼風喚雨。我特別喜愛他的翻身跳投和頗具有水準的中距離,每次看Kobe比賽,都是一種享受。
1.
7月去了重慶一趟,以前曾經待過的那棟樓正被施工圍籬隔著,好像是在整修中的樣子。操場跑道換了新的藍色調,在上頭跑步比起以往舒服。走過以前福利社的大門,發現竟然如同以往般老舊,但一旁的廁所明顯更新過。印象中這棟樓中男廁某個小便斗,沖水量大所以有「洗鳥機」的稱號,如今大家提倡節水,也許只剩下涓涓細流了吧。以前籃球隊早晨練習後,往往已是大家早自習的時間,他們多會在這間廁所旁的洗手台沖洗一番,順便更衣,準備上課。(我忘記我為什麼會知道這件事了,明明應該在教室早自習的)
1.
五月跟著學生一起畢業,看到六月畢業季來到,好像觸動了心理中的某些什麼,卻無法言語形容。尤其是FB上制服出沒,又再一次地好想會去到學生無憂無慮的時代,但是暑假真的不會再來了。
回顧十二年國教的發展,從原本立意良善的初衷,變成四不像的升學體制,最終的問題,還是得回到文憑主義。因為流傳千年以上的考試文化根深蒂固,那些「適性揚才」、「就進入學」的口號,終究只是個太過理想化的目標,是遙不可及的美夢;而看似美好的「多元進路」,竟也成了大家罵聲連連的失敗品。
經過一場混亂,改革的升學制度的聲音紛紛出現。未來的教育體制,仍然掌握在那些決策者的手上。未來考場上誰勝誰敗?誰又可以笑到最後,成為新升學制度下的成功者?依然是個謎。在這一波衝擊中,唯一老神在在的,大概是那些專攻話術,吹噓亂捧自己可以掌握升學方向的補教業者了吧?
一次免試完特色招生,特色招生完二次免試,二次免試完辦續招,好個「多元進路」的概念。
在去年,以筆者所在的基北區為例,二次免試後仍然有五十二人落榜,而續招名額卻有五百多名,在「僧少粥多」的情況下,可說是「報那間上那間」,讓這五十二個人佔盡了好康。也許是為了不讓這五十二個人「輕鬆過關」,基北區決定讓比賽更加刺激,開放之前透過免試和特招錄取的學生一起加入戰局。
去年從第一次免試到特招都沒上的學生,終於來到最後階段,也就是特招後的二次免試,用第一次免試的遊戲規則再玩一次。
於是,二次免試的決勝點更加難以掌握,無論是會考的成積、家長和學生的心態或是超額比序的規則,在多重的拉扯之下,填寫志願成了個個有機會卻個個沒把握的局面。
「特招」是「特色招生」的簡稱,其實原本的「特色招生」的立意,目的是要學校設立「特色班級」。「特色班級」施行的目的,就是將那些經由「特色招生」管道進入「特色班級」的學生,從一般的普通班級裡分離出來,依照各個「特色班級」的教育規劃實行教育。
基本上,「特招」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著重在術科的體育班、美術班……,另外一種就是重於學科的科學班、語文班……。
去年會考過後,寄發成積單,接著就到了最刺激的填寫志願了。因為這屆是第一屆採取新制的升學制度,所以沒有前例可以參考,加上「學生志願序」和「就近入學」的未知因素,在多數人心態保守的情況下,造成許多人「高分低就」的情況。第一次免試放榜的錯愕,可說是弄得大家人心惶惶。
除了成積最頂尖,穩上明星高中的學生以外,其餘的學生和家長幾乎都處於另一個煎熬之中。
雖然政府一直推動「高中職社區化」,但明星高中和排名的迷思仍然存在。在「好高中」招生名額有限的情況下,為了讓大家都公平,讓大家都有機會去進入理想的「好高中」就讀,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升學篩選機制是必須的,於是有了超額比序的出現。
全國十五個分區的項目各不相同,在各種不同的比序項目中,其中「學生志願序」和「就近入學」很明顯是要達成十二年國教「區域均衡發展」的理念;「多元學習表現」則是希望孩子們可以「五育均衡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在那個分區,原本拿來當作「評量機制」的會考,變成了超額比序的「比賽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