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鐵道隨筆 (40)
- Jul 12 Thu 2012 19:46
台北機廠何去何從?
- Sep 15 Wed 2010 22:19
即將完工的捷運迴龍站
迴龍站的內部設計和車站的動線非常的「北捷風格」,詢問處、售票機......,都與現在熟悉的捷運車站無異。車站內通往樂生療養院的出標示口也已經擺上,為爭吵的風風雨雨寫下最後的結果。
- Jun 09 Wed 2010 21:11
123週年
6月9日,恭喜台鐵又長一歲了,123週年加油。
星期一去買紀念品時發現莒光號也40歲了,看來莒光號老了,從時刻表上來看真是越跑越慢啊。
- Feb 12 Fri 2010 18:32
臨時軌中的臨時軌
如果將鐵道定義成「兩根軌條上有車子行走的專用路線」的話(這定義曾經以「不官方」說法出現在洪致文的《台灣鐵道傳奇》一書中)。那麼,這也算鐵道嗎?
- Oct 30 Fri 2009 22:40
龜山和大溪不在桃園?
很有趣,最近上課時因緣際會看了一部影片,片中畫面有拍到龜山火車站的站名牌燈箱,上頭寫著龜山,並且和北邊的大溪站的站名一起放在站名燈箱上,背景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這時問題就來了,地理比較強的同學都知道大溪和龜山是在桃園,於是他們就認為───大溪和龜山不是在桃園偏山的那邊嗎?根本不會有海吧?(或許他們由此會判斷出影片有重新設計場景)。因為我同學都知道我很了解火車,所以問題自然就落在我身上。
- Sep 02 Wed 2009 17:35
近半世紀前的災難 葛樂禮颱風與R50的恩仇過往
本次莫拉克颱風來台造成的災害為數十年來罕見,在我所關心的鐵路方面也造成了台鐵南迴線長期停駛的重大災情。在這之前,最著名的水災之一,除了八七水災之外,大概就是約莫半世紀前,一樣是颱風,葛樂禮重創台灣造成的大台北地區水淹三天三夜的歷史!也寫下了許多鐵道迷口耳相傳的R50號的經典故事。
這故事的另一位主角,就是鐵道迷口中的傳奇火車頭R50號。R50號是在民國四十九年向美國購入的柴電機車頭,編入台鐵R20型,是第一批R20型中的最後一輛。
- Jun 16 Tue 2009 20:36
122週年
鐵路節已經過很久了(六月九號)。今年鐵路節感覺過得很沒味道,參觀台北機廠,原來只展示了一輛火車頭?澡堂那裡還需要導覽方得以進入,但因為時間上不允許,我錯過了。
除此之外,EMU100型在昨天開出最後一班正班列車。讓這個六月增添一分感傷,要對奔馳三十年的火車說再見了。
- May 18 Mon 2009 12:38
品名:EMU100型自強號電聯車
原料:一堆的機械零件
內容物:動力駕駛車*1、馬達車*1、拖車*2、駕駛拖車*1
- Mar 20 Fri 2009 17:58
真的該檢討了之2
上次才寫過中國時報的報導出了很大得問題,沒想到馬上又換自由時報,台灣的媒體報導不實,問題實在是不小。
這次是看到自由時報2009年3月13日的週末生活版的E23版,諷刺的是,上面還寫著「行家帶路」四個大字。上面介紹《台灣鐵路旅客列車運行圖》一書,實在是出了大問題。以下是報紙上頭的介紹:「2008年11月21日的版本,火車的路線示意圖,是鐵道迷對行經路線的閱讀指南。」
- Feb 20 Fri 2009 20:51
真的該檢討了.......
其實看到這篇報導很久了,想一想還是過意不去,現在來談談天兵的台灣媒體。
這故事要從2月15號的中國時報頭版說起,報上提到台鐵的BT668蒸汽火車到底是哪台車?連我都不知道,台灣記者真厲害,幫台鐵的火車命名?另外,CT250型明明就是蒸汽火車的形式,根本不是什麼藍皮柴客車,真是莫名其妙?
- Sep 25 Thu 2008 00:28
埋葬
921,是的,又是921,這天,台北市的平交道走入歷史。
這意味著以後台北市再也看不到看柵工,對著來往的火車揮舞著白旗的畫面;開車經過饒河夜市外的虎林街平交道也不用再等待惱人的柵欄了。
- Aug 16 Sat 2008 17:42
縱貫南北一氣通──台灣鐵道百年特展
沒錯,縱貫線從1908年通車到今年已經有百年歷史了,台灣博物館因此特別舉辦了「縱貫南北一氣通─台灣鐵道百年特展」。
雖然住在台北,而博物館的門票也不貴,但說真的,我去博物館的次數還真是少,這個叫做博物館的地方,隨便進去一趟便可以得到不少收穫,我卻沒能好好利用,只能說我不夠用功,自我充實不足了。
- May 21 Wed 2008 00:15
復興?普通?再見冷平
一切是那麼突然,一種形式車子就這樣消失,五一五台鐵大改點,讓冷氣平快車消失在時刻表上。
被台鐵編為SPK2300型的冷氣平快車共有50輛,由形式編號來看,該種車種是接續在SPK2200型復興號後面,這也說明了他們坎坷的生世。
- Mar 07 Fri 2008 17:29
傻眼!報紙上登的「藍寶寶」
看到報紙把我投稿中的32400~32700型平快車錯「下註解」成藍寶寶時,我真的是傻眼了。
其實當時我並不生氣或是有多大的情緒反應,只覺得自己的文章第一次刊在報紙上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 Feb 18 Mon 2008 16:51
感動!穿梭在後山中的鐵道,超越時空的記憶
最近讀了一本書叫《台灣後山鐵道風華》(鄭仁崇/編著,花蓮縣文化局/出版),我只能說,我深深地,深深地,被在後山的那一群無名英雄所感動。
台東線(或花東線)的開築,要從日治時期開始說起,當時日本政府為了殖民台灣,於是在台灣開始了許多的交通建設,當時鐵路台東線的開築是用了住在後山的原住民,他們日本政府的種種不公平的待遇下完成了這段鐵路。想到我也曾經走上這條鐵路上,真是應該好好感謝這群築路的英雄們,我踏上的這條路,可是用你們的血汗淚開出來的啊!
- Feb 07 Thu 2008 14:02
驚奇!2008年後的區間快
依照慣例,除夕回鄉下。和以往不同的是,台鐵今年的加開車子因為傾斜列車太魯閣號和EMU700型的加入,更有看頭。
自從7078、7087次等超快速的區間快車開行後,台鐵列車變得「很怪」?